最近,美国政府效率部(DOGE)负责人、亿万富豪马斯克除了忙着对华盛顿发起 " 闪电战 " 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 " 目标 ",那就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程序 ChatGPT 的开发商 OpenAI。一方面,马斯克召集并领导的投资者财团,想以 974 亿美元的报价收购控制 OpenAI 的非营利组织;另一方面,马斯克与 OpenAI 首席执行官萨姆 · 奥尔特曼的官司仍在胶着进行之中。官司还没了结,马斯克就急着搞收购,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真收购还是商业策略?
对于马斯克收购 OpenAI 的提议,美国 " 国会山 " 网站报道称,马斯克 " 正寻求将一家科技公司添加到自己冗长的财富清单当中 "。目前,OpenAI 的最新估值为 1570 亿美元。此前,有知情人士透露,日本软银集团(SBG)即将与 OpenAI 达成 400 亿美元的首轮投资,这将使 OpenAI 的估值几乎翻倍,达到 3000 亿美元。
OpenAI 首席执行官萨姆 · 奥尔特曼
这么看来,马斯克 974 亿美元的报价与 OpenAI 未来的 " 钱 " 景相比,着实是差点意思。消息一出,OpenAI 的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就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隔空 " 回怼 "," 不了,谢谢。不过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可以出 97.4 亿美元收购推特(2022 年马斯克收购后将推特更名为‘ X ’ ) ",颇有点 " 这都不是钱的事儿 " 的语气。当地时间上周五(14 日)下午,OpenAI 董事会主席布雷特 · 泰勒也发文表示,OpenAI 董事会一致拒绝了马斯克的出价。泰勒表示:" 董事会一致否决了马斯克先生破坏竞争对手的最新企图,OpenAI 的任何潜在重组都将加强我们的非营利组织及其使命,以确保 AGI(通用人工智能)造福全人类。"
截至目前,马斯克还没有明确说明他收购 OpenAI 的意图,但他在应询媒体的声明中表示:"OpenAI 是时候回归曾经的开源、注重安全的力量。"
对于这一说法,OpenAI 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并不认同。他曾在一封公司内部的公开信中称,"(马斯克的收购要约)是试图削弱我们的策略,因为我们正在取得巨大进步 "。
14 日,OpenAI 的律师威廉 · 萨维特在给马斯克律师的一封短信中表示,OpenAI 董事会审查后认为 " 这位亿万富翁备受瞩目的‘出价’实际上根本不是出价 "。分析指出,马斯克的出价 " 不是认真的 ",而是别有用心。华尔街著名投资机构韦德布什证券分析师丹 · 艾夫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马斯克的收购报价," 与其说是一种出价,不如说是拖累 OpenAI 的伎俩 "。
艾夫斯进一步解释称," 因为一旦收到出价,作为受托人,董事会就有受托责任来审查并考虑该出价。换句话说,这让当前的结构变得复杂。" 他说," 董事会必须考虑是否有其他竞标者收购该公司,以及这最终会带来什么结果。"
OpenAI 能否拒绝马斯克的收购要约?
由于所在行业的特殊性,OpenAI 的组织架构与传统公司不同,最初是一个完全非营利的组织(OpenAI Inc.),但为了筹集资金搞技术研发并吸引更多的技术合作,它于 2019 年转变成了一家 " 有限盈利 " 公司(OpenAI LP),也就是说,它的回报上限需要受到一定的限制。这种结构可以保证投资者和合作伙伴获得回报的前提下,又能保持其长期的使命和目标。
作为非营利母公司的 OpenAI Inc.,也就是马斯克收购的标的,负责监督 OpenAI LP 的运行,并确保其始终围绕 " 人工智能为全人类服务 " 的核心使命运作。这就意味着,虽然 OpenAI 在某些方面具有股东和投资者,但其核心使命仍然由非营利组织的架构保障,并受到 OpenAI Inc. 的监督。
对于马斯克的收购要约,OpenAI 董事会和非营利母公司 OpenAI Inc. 可以在法律和使命驱动的框架内拒绝任何不符合其长期目标的收购要约。但如果马斯克提出的收购或并购涉及潜在的市场垄断问题,相关的监管机构,如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可能就会介入,审查收购是否符合公共利益和竞争法。
从合伙人到 " 死对头 " 发生了什么?
2015 年,马斯克和奥尔特曼共同创立了 OpenAI。2017 年,OpenAI 的研究人员意识到,开发先进的 AI 技术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而仅靠非营利模式难以支撑。管理层开始考虑将 OpenAI 转变为营利性公司,不过马斯克和奥尔特曼在如何实现这一转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马斯克希望被 OpenAI 纳入特斯拉旗下并由自己担任首席执行官,持有多数股权。但在 2018 年的一场权力斗争之后,奥尔特曼最终胜出,马斯克于 2018 年愤然离开了 OpenAI,两人关系也随之恶化。
2015 年 10 月,马斯克和奥尔特曼在一次活动上同台,当时两人的关系还没有闹僵。
其后,OpenAI 发布了 ChatGPT,并取得巨大成功,这让马斯克大为震惊和不满。他认为 OpenAI 在 AI 开发上走得太快,且没有足够重视安全性,马斯克开始公开批评 OpenAI。
去年 2 月底,马斯克开启了与 OpenAI 和奥尔特曼漫长的诉讼之路。马斯克的诉讼请求包括指控奥尔特曼违反协议、偿还自己的投资款和损失费、OpenAI 恢复开源等等。直到今年 2 月,马斯克的诉讼核心点又转移到了阻止 OpenAI 转变为营利性实体方面。马斯克声称,如果法院不干预阻止 OpenAI 推进从非营利性研究实验室向营利性公司的过渡,他将受到不可挽回的伤害。尽管这一说法被主审法官认为 " 牵强附会 "。
事实上,近年来 OpenAI 一直在尝试转型为一家完全营利性实体,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提升研发速度和市场竞争力,这其中就包括去年 10 月获得的 66 亿美元融资,以及上述与软银价值 400 亿美元的合作。
虽然马斯克收购 OpenAI 明面上的理由仍是 " 回归开源与安全 ",但其相关言行的背后显然交织着多重考量。如果马斯克成功将 OpenAI 收入囊中,OpenAI 很可能会与自家的 xAI 进行合并,这将大大提升 xAI 的技术能力,形成可与谷歌、微软抗衡的 AI 巨头。
Grok 3 发布在即 号称 " 地球最聪明 "
马斯克也留有后手,那就是推出自己旗下的 Grok 3。
当地时间 2 月 16 日,马斯克在自己的社交账号宣布,旗下人工智能公司 xAI 开发的大模型 Grok 3 将于美国太平洋时间 17 日晚 8 点,也就是北京时间 18 日中午 12 点正式发布。
Grok 交互界面 图源:xAI 官网
马斯克宣称,Grok 3 是 " 地球上最聪明的人工智能 "," 具有极强推理能力,在我们迄今为止所做的测试中,其表现优于我们所知的任何已发布产品 "。
马斯克在社交媒体进行 Grok 3 的发布预告。
xAI 报告称,Grok 3 的开发得益于其仅用 8 个月时间就建成的 Colossus 超级计算机。该系统由 10 万个英伟达 H100GPU 驱动,为训练提供了 2 亿个 GPU 小时,比其上一代 Grok 2 多出 10 倍。计算资源的显著提升帮助 Grok 3 更高效地处理大型数据集,缩短了训练时间并提高了准确性。除了提高计算能力之外,xAI 还调整了其训练方法,以提高 Grok 3 的功能,包括自我校正机制和强化学习等方面的性能。
另外,Grok 3 还引入了 " 思维链 "(Chain Of Thought)推理能力。该能力让 Grok 3 能够像人类认知过程一样逐步处理复杂任务,显著提高了处理复杂查询和响应更连贯、更有逻辑的能力。"Grok 3 聪明得‘可怕’,如果它发现数据错了,它会反思并删除错误数据 ",马斯克形容。
那么 Grok 3 能否超越 ChatGPT?对此,ChatGPT 给出的回答是,"(Grok 3)是否超越 ChatGPT,还需要在多个层面取得突破。可以说,Grok 3 可能会在某些特定领域或细分市场超越 ChatGPT,但要全面超越,仍需要在技术、体验、创新和市场接受度上做出持续的努力 "。
作者丨郭永佶
排版丨郑志佳
编辑丨李怡
审校丨曾子瑾
监制丨王云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