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大校友,当选 2025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美国工程院正式公布 2025 年新增院士名单,Zoom 创始人兼 CEO 袁征成功入选。
、一样,都是基于他在科技产业中的杰出贡献,而获此头衔:
表彰实现全球视频通信的领导地位。
他本人表示:非常感谢。
山东科技大学也前来认领。
他 2011 年独自创办视频会议软件 Zoom,2019 年 Zoom 成功上市,一夜之间带火全球视频会议热潮。
如今,作为全球领先的视频通信平台,Zoom 市值达 261.35 亿美元。而他早已跻身亿万富翁名列。
因此要说他在产业中的贡献,就不得不说起 Zoom。像英伟达之于老黄,特斯拉之于马斯克。
山东人在硅谷:41 岁独自创办 Zoom
2011 年,曾任思科副总裁的袁征,带着 40 位旧部离职创业。
当时他已经 41 岁,在整个硅谷年轻化的创业群体中显得比较成熟。再加上他想进军的「可视电话市场」被认为已经饱和,因此很难拿到融资。不过还是凭借着之前在 WebEx、思科的交情,他们拿到了 300 万美元的种子资金。
2012 年,Zoom 发布测试版,最多可容纳 15 个人参与会议。斯坦福成为他们的首位客户。
随后不久,他们拿到了高通、杨致远以及 WebEx、思科等手中 600 万美元 A 轮融资。Zoom 也迎来了正式版 1.0,最多可支持 40 人参加会议,这个数字放在当时属于行业领先水平,而且操作很简单,所有平台和设备皆可运行。
也正因为高质量便捷的产品体验,Zoom 迅速积攒了第一波用户:超 40 万名参与者,1000 家企业使用,在 14 万次会议中发挥了作用。不到半年(2013 年 5 月),Zoom 用户达到了 100 万。
在验证了商业可行性之后,Zoom 来到了高速增长时期。
在 2017 年在获得红杉的 1 亿美元 D 轮融资之后,他们正式成为 10 亿美元估值独角兽。他们积极与产业伙伴合作,包括不限于微软、Meta、谷歌等这些科技巨头。他们自己也发布了一款可扩展的远程医疗产品,允许医生与患者进行远程会诊。
更大一次全球范围的扩圈,是 2019 年上市之后。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在诸多独角兽公司 " 亏钱 " 上市的背景中,Zoom 靠着硬实力有稳定的营收和利润,是盈利上市 IPO 的科技公司,上市当日,市值 160 亿美元,持股超 20% 的袁征,走上更大的人生巅峰。
当年,他被时代杂志评为 2020 年度商业人物以及 2020 年 100 位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
如今,他们正大举朝着 AI 这个大方向迈进,包括不限于收购 AI 翻译公司 Kites、开设数据中心,以及公司更名,将名称中的 " 视频 " 一词去掉了,变成了 Zoom Communications Inc,定位转向 AI 优先工作平台。
此次他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不少业内人士都发来了祝福:当之无愧!被当做是变革的推动者。
受比尔盖茨启发,投身硅谷
有意思的是,深扒袁征早年的成长经历,原来关于 "Zoom" 灵感的种子早就种下了。
他出生成长于山东泰安,父亲是一名矿工。1987 年,他成功考入山东矿院(1999 年更名为山东科技大学)应用数学专业,由于对计算机感兴趣,于是还辅修了计算机应用。
大一时,一次和异地女友的远程奔赴让他萌生了开发视频通话软件的想法。
当时他们相隔 10 小时火车路程,如此不便让袁征开始思考:
有没有一种更简单的方式来 " 看望 " 她
也就是这时,"Zoom" 的火种就此埋下。后来,他又去中国矿业大学攻读了硕士。
直至 1994 年,刚参加工作的袁征被派往日本学习,由于意外听到了比尔 · 盖茨的一场演讲,大受触动的他毅然决定投身硅谷。
原来在这场演讲中,他第一次听到了 " 信息高速公路 " 的概念,于是坚信互联网就是未来,而当时的硅谷,互联网正快速起飞。
不过,从想法到真正踏上硅谷的土地,他中间经历了太多无法言说的波折。
新的起点始于 1997 年,27 岁的袁征终于来到美国。在正式创办 Zoom 之前,他有过两段职业经历。
而这两段经历,也都和视频会议软件息息相关。
首先是职业选择,他一开始就加入了一家名为WebEx的视像会议技术初创公司,属于该司首批程序员(前 20 位员工)。
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创新思维,一路被提拔为工程部长、副总裁。期间,他将部门工程师团队从 10 名发展到超 800 名,收入从 0 增长到超 8 亿美元。
再加上当时互联网的繁荣和视频会议工具的兴起,在距离袁征加入 Webex 两三年后,这家公司于 2000 年 7 月份成功上市了。
由于成绩斐然,Webex 后来在 2007 年又被思科以 32 亿美元收购,袁征也随之担任思科工程副总裁,负责协同软件开发。
然而,思科接手后的 Webex,已经逐渐背离了袁征对会议软件的想象。
思科更专注于社交网络,试图打造一个企业版的 Facebook。
在劝说老板让自己重新开发 Webex 无果之后,他放弃了。
2011 年,袁征决定自立门户,创办一家专注于视频会议的公司——Zoom。这一次,他还带走了几十名 WebEx 的工程师跟随他一起闯荡。
后来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如今 Zoom 已经获得巨大商业成功,而袁征本人更是以一位华裔移民的身份,最新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顺便一提,目前袁征有三个孩子(22 岁英年早婚),其中一个是斯坦福篮球队队员,YouTube 博主。
从他的油管主页来看,头像是不是有「视频会议」那味儿了。(doge)
OMT:还有 17 位华人华裔科学家当选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国家工程院此次公布的名单中还有更多华人华裔身影。
新增的 128 名院士和 22 名外籍院士当中,除了袁征,还有 17 位华人华裔科学家当选。
其中,南昌大学特聘教授阮榕生教授,作为中国内地高校学者入选。(现任明尼苏达大学生物产品与生物系统工程系教授)
此外,清华计算机校友 /YouTube 工程副总裁曹培、浙大材料工程校友 / 宾大教授陈龙庆、川大化工校友 / 华盛顿州立大学化工专家王勇、北大化学系校友 / 加州理工学院理论物理学家王振纲等,也入选新增院士名单。
还包括 IBM 研究部 Thomas J. Watson 研究中心的科学和技术副总裁陈自强等知名专家。
作为美国工程学界的最高学术团体,也是美国四大国家学术机构之一,美国国家工程院与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医学院,以及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并列。
通常来说,自 1964 年成立以来,入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已成为美国乃至全世界工程师的梦想之一,它往往授予以下至少在一个类别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在工程研究、实践或教育方面做出杰出贡献;
新技术领域的新开拓和发展、工程传统领域的重大进步或工程教育创新方法的开发 / 实施;
一个或多个主要项目的工程领导;
加上今年新增人员,目前其院士总人数达到 2487 人,外籍院士成员数量达到了 336 人。
作为面向工程师的美国最高荣誉,该奖项一直以来也不缺乏评选方面的讨论。
比如马斯克、黄仁勋……以及刚刚当选的袁征。
这些人都没有博士学位,不算是学术专长上的大满贯,但依然从工程和产业维度,给了他们认可和肯定。
参考链接:
[ 1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ric_Yuan
[ 2 ] https://www.linkedin.com/feed/update/urn:li:activity:7295845326626701312/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