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甩掉“美食荒漠”帽子的杭州正规划建设浙江美食博物馆。2月18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获悉,位于杭州的浙江食品市场将升级为“大市集”,预计今年下半年第一期改造后试营业,其中一个主题功能区是“浙江美食博物馆”。
据负责此次浙江食品市场改造的现代联合集团介绍,浙江美食博物馆将展示浙江各地的饮食文化,集美食文化展示、传承教育、体验互动、学术研究等多功能于一体,“打破外界对杭州‘美食荒漠’的误解,成为市民、游客了解浙江美食文化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近年来,社交平台上频频有网友们吐槽杭州是“美食荒漠”。对此,杭州、浙江在“食”“味”上接连发力,希望甩掉“美食荒漠”的标签,擦亮新的城市IP和文旅IP。
2023年,杭州提出要组织制定杭帮菜菜系标准,并对主导制定完成杭帮菜国际标准的单位给予不高于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杭州悬赏100万出点子摆脱美食荒漠”一度冲上各平台热搜榜。去年5月,杭州市商务局就《推进杭帮菜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修订稿)》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提出打造杭州拌川、葱包烩、定胜糕、杭州小笼包等特色小吃IP,形成美食地标,塑造年轻人记得住、愿分享的消费品牌。
省级层面,浙江省商务厅在2023年“组团”去湖南、江西调研美食推广,“味美浙江”餐饮消费欢乐季活动也于2023年启动,一年一届。去年5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参加“味美浙江”活动时要求,“深入挖掘宣介浙江餐饮文化特色亮点、制作工艺和深厚底蕴,进一步提升浙菜的知名度美誉度,打响‘味美浙江’品牌,助推热游大美浙江,让浙江景美、味美、文美、业美、人美相得益彰、美美与共。”
事实上,与外界刻板印象恰恰相反,自古以来,杭州以及浙江绝非美食贫瘠之地。浙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包括杭帮菜、宁波菜、绍兴菜、瓯菜等流派,此外,台州菜、衢州菜、金华菜也颇具知名度。浙江东部濒临大海,北部河湖交错,西南崇山峻岭,可谓是富有“山珍海味”的“鱼米之乡”。
“说起浙江人的口味,有这么一个说法:‘浙北甜、浙东咸、浙西辣、浙南淡’,这四句话充分说明了浙江美食的丰盛,也体现了浙江人兼容并包的风格。”今年1月,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厅长陈广胜在“1·7”浙江美食日暨新春美食旅游消费季启动仪式上如是赞誉浙江美食:在“甜”中体味浙江美食的亲情,在“咸”中体味浙江美食的悠远,在“辣”中体味浙江美食的爽快,在“淡”中体味浙江美食的淳正。他要求全省文旅系统协同多部门、全社会力量,通过培育体验店、组织挑战赛和各类工作机制创新,更好地让浙派美食百花齐放、让“美食+旅游”红红火火。
据了解,浙江美食博物馆建成后,将与其他功能区一道,通过结合“直播带货”等新消费场景,形成“流量经济+实体经济”的双轮驱动,成为一个集食品交易、美食体验、游乐、研学、旅游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