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地时间2024年5月22日,日本东京,集装箱被转移到一艘货船上。视觉中国 资料图
曾经的顺差大国日本已陷入持续逆差。日本财务省2月19日公布的2025年1月贸易统计数据显示,日本1月未季调商品贸易逆差为2758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80亿元),远超市场预期的21005亿日元,创下近一年来单月贸易逆差新高。
其中,进口同比大幅增长16.7%,出口仅增长7.2%,显著低于预期的7.7%,凸显内需拉动乏力与外部市场波动对日本经济的双重冲击。
1月日本进口额同比激增16.7%,主要受能源价格回升影响。尽管2024年国际能源市场一度回落,但近期地缘政治紧张推高原油与天然气价格,导致煤炭、液化天然气等资源进口成本攀升。与此同时,出口增速放缓至7.2%,汽车及半导体设备等传统优势产品未能延续2024年的强劲增长势头。
值得关注的是,日本对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出口呈现疲软态势。1月份对华出口同比下降6.2%,与2024年同期29.2%的增速形成鲜明对比。此前2024年1月,日本对华出口曾因半导体制造设备与汽车出口激增(分别增长84.7%和111.4%)实现高增长,但2025年这一动能明显减弱,或与日本政府追随美国对华半导体出口限制政策导致的长期市场割裂有关。
日本政府自2023年起实施尖端半导体设备对华出口管制,试图通过“经济安保”政策降低对华依赖。然而,企业层面却持续加码对华传统半导体合作。例如,东京电子2024财年在华营收占比达35%,部分季度甚至接近50%,显示中国市场对其业绩的不可替代性。分析认为,政策限制虽压制了尖端领域合作,却迫使日企在成熟制程设备、汽车零部件等领域深化对华供应,形成“政冷经热”的畸形格局。
1月日本对华贸易逆差同比增幅高达50.2%,这一显著扩大的赤字背后是春节假期物流停滞的影响已开始显现——节前为确保库存,日本企业从中国的进口量出现季节性激增;而同期日本对华出口却持续疲软,半导体设备出口同比降幅超过预期,导致赤字幅度呈现加速扩大趋势。
然而,2025年1月对华出口的疲软或预示这种“替代性增长”已触及瓶颈。一方面,中国本土半导体产业链加速成熟,对日企传统设备需求趋于饱和;另一方面,美国近期扩大对中国传统半导体产品的调查,进一步施压盟友限制相关出口,日本企业面临更严苛的合规风险。
日本贸易逆差已连续四年持续,2024年全年逆差为5.33万亿日元,尽管同比收窄44%,但结构性难题未解。出口虽在汽车、半导体设备推动下创历史新高,但进口成本受日元贬值与能源价格波动影响持续高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