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3岁的廖恩彤来自台湾台中,现在是复旦大学传播学专业的一名研三学生,毕业后打算在上海工作。
幼儿园时期,廖恩彤就因为父母工作的关系到了广东东莞。十几年的广东生活,让廖恩彤爱上了喝煲汤,即使经常与家人出去游玩,尝过很多美食,广东家中阿姨的煲汤都是最让她念念不忘的。“煲汤才是真的汤,台湾、上海的汤很多可能都是清汤。”回到台湾,廖恩彤会专门到做粤菜的餐厅里找煲汤来喝。
今年过年,廖恩彤随家人一同回到台湾看望家里的老人。“我觉得过年的感受没有太大不同。因为我们家是比较传统的,过年的话基本就是在家里吃年夜饭。我们元宵节就又回到大陆了。”

廖恩彤在新疆伊犁晃晃村的薰衣草田。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我对食物的接受度蛮高的。我觉得大陆很大,因此每个地方的美食都不太一样。”谈及两岸的饮食差异,廖恩彤表示,她觉得现在台湾越来越多的食物是从大陆传过去的,其中闽南地区的菜色尤其多。“台湾最主要的饮食文化是从大陆的福建与广东饮食文化发展而来的,所以吃的基本上都是福建广东的菜色,有的可能有一些改良。整体感觉大陆的口味可能会相对重一点,台湾可能会清淡一点。”
在交通出行方面,廖恩彤坦言,大陆会方便很多。随着微信、支付宝在大陆的普及,人们日常出行只需要带一个手机。而台湾还存在着很多地方收现金的情况,这让廖恩彤有点不习惯。廖恩彤还提到了快递物流行业在两岸的差异。“相比大陆多个平台的24小时送达服务,我在台湾了解到的平台目前只有一个。”廖恩彤表示,这也许和台湾网购不够普遍有关。
目前,廖恩彤是复旦大学的一名研三学生。三年前,廖恩彤在选择院校时也曾纠结过,但是上海的风土人情留住了她的脚步。刚到复旦时,“卷”是廖恩彤对大陆学习环境最为强烈的印象。“大家真的是蛮卷的,看到很多人会在学校图书馆、教室待到很晚,我刚开始上复旦的时候,发现复旦晚上也是有课的,当时有点惊讶。”
相比以往的校园体验,廖恩彤对复旦的印象是漂亮和“大”。“复旦的绿化做得很好,有很多草地,校区又很漂亮,特别是秋冬的时候,有落叶和红叶,景色非常美。”廖恩彤表示,直到现在,她有时还需要在学校导航才能找到目的地。“有时候上课的地方相距很远,赶课时要从校区的一头跑到另一头。”

廖恩彤往琼库什台路上经过的一片草原。
“大陆西北的风景地貌是台湾没有的。”廖恩彤在大陆最喜欢的是西北地区,她已经去过新疆两次。“新疆很好玩,地方也很干净。”去年年底,廖恩彤去了西藏旅游,除了风景的震撼,西藏的宗教文化也让她很有感触。

廖恩彤在西藏的来古冰川。
廖恩彤表示,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多的两岸青年分享各自的生活见闻,比如台湾美食博主分享台湾美食、台湾人在大陆的生活经验等等,这些视频下方评论中的“感觉蛮有趣”“有机会想要来玩”,让廖恩彤感到交流互动的意义。廖恩彤在大陆认识的很多同学和朋友都很想去台湾玩。“以后我可以当导游带他们玩。”廖恩彤希望这种交流可以增加两岸青年的共同话题,打造更加畅通的双向互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