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24 日,各个省份的考研初试成绩陆续公布,不少学子正胆战心惊地登录研招网,等待揭晓这重要的时刻。而一些网友却在学子们紧张和焦虑的心情中嗅到了 " 商机 ",开启了 " 考研成绩代查 " 业务。
代查业务大都在 10 元以下
" 主打一个情绪价值 "
据报道,当记者在社交平台搜索 " 考研代查 " 时,超过 5 万条笔记弹出,甚至有些网友早在成绩查询公开前一个月就已经发布了广告。
(相关文案)
这些帖子的服务业务大都类似,发布 " 你的紧张我来替你承担,你的害怕我来替你阻挡 " 的文案,价格在 1~10 元之间浮动。来自辽宁的欣悦是一名博士生,3 天前在小红书发布了考研成绩代查广告,目前已经接了五单了。" 他们大都选的‘委婉’地告知,但是有两个同学看成绩考得很好,又加钱选了‘分享喜悦’,和我聊了超多!"。欣悦提到,查询考研成绩需要知道对方的学号、身份证号和密码,内容很隐私,在研招网查询成绩的整个过程都会录屏记录," 不管结果是好是坏,情绪价值都拉满 "。而愿意来找代查的网友们经历了考研的奋战时光,也需要一个人来帮自己 " 缓冲 " 一下,来自山西的星星今年就找人帮自己查了成绩,他解释道," 今年是二战,没有勇气看成绩,心理素质好不了一点 "。
除此外,一些发布代查帖子的网友会发布自己的考研成绩,不少准备查询成绩的网友想要接住这份 " 幸运 ",相关咨询量也更多。同时,也有一些网友发布帖子是为了 " 搞抽象 ",于北京大学就读研二的小川早已顺利上岸,在初始查成绩的这一天又回想起了当初查成绩时刺激的时刻," 我反正是为了娱乐,没有想过真的能接单 "。
律师:代查有个人隐私泄露风险
找人代查成绩除了提供情绪价值外,对于账号安全问题真的可以忽略吗?
针对考研成绩代查业务,有不少网友提出了质疑," 代查不是更可怕吗?如果考得不好还很丢人 "" 如果个人隐私泄露了怎么办 "…… 关于考研代查隐私泄露的事件不在少数,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同学们的焦灼心情套取信息、进行诈骗,收款后就逃的无影无踪,最后不仅没有查到成绩,还把个人隐私搭了进去。
成都达志律师事务所的杨律师提醒各位考生:" 很能理解大家的心情,但如果害怕可以找家人或朋友帮忙查,找陌生人代查成绩的风险不可预知,他很可能会盗取个人信息进行其他非法业务。"
2025 年研考国家线发布
2 月 24 日,教育部发布《2025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国家分数线)。各招生单位根据《2025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在国家分数线的基础上,自主确定并公布报考本单位的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及其他学术要求。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5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 388 万,相比去年下降 50 万人,已是连续两年报名人数下降。
考研查分认准这些通道
据悉,查询考研成绩可以通过多方渠道,例如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学信网、招生单位官网等,且都是公开透明的免费查询。
研招网查询
输入姓名、证件号码、准考证号后可以查询。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进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②进入考研成绩查询页面 >>通道
③选择报考院校进行查询
学信网查询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关注学信网公众号
②绑定学信网账号
③进入网址查分(https://yz.chsi.com.cn/apply/cjcxa/)
招生单位官网查询
一些目标院校官网会公布查分方法,进入目标院校研究生院官网找到初试成绩查询窗口,根据提示进行查询。
各地教育考试院查询
部分院校的成绩也可进入所属地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进行查询。
需要提醒的是,教育考试院查询是指考生所报考的院校所在省区的教育考试院,而不是考点所在省区。
其他查询通道
在微信中搜索 " 考研初试成绩查询 ",点击 " 初试成绩查询 ",根据页面提示进行初试成绩查询即可。
请考生们一定要及时关注院校官网的信息。
注意选择官方公布的渠道进行成绩查询,谨防诈骗!
出分后还需要做些什么?
成绩复核
如果有些考生分数预估成绩和实际成绩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个时候可以对成绩进行复查。具体时间需要考生在成绩出来后第一时间查询省区市或者招生单位发布的信息。
复试准备
如果分数较高,就可以全身心开始准备复试!考生要及时关注目标院校官网发布的相关复试通知,也可以向师兄师姐咨询复试经验,从容应对,顺利过关!
如果分数未过线或未达到心仪院校的录取线,及时关注调剂信息,选择合适的调剂院校,并了解这些院校的复试科目 。
"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 中 " 调剂意向采集系统 " 将于 3 月 28 日开通,已完成一志愿录取的招生单位可发布调剂信息,有调剂意愿的考生可查询、填报意向信息。" 调剂服务系统 " 将于 4 月 8 日开通。招生单位在第一志愿合格生源不足时,可组织开展调剂工作。招生单位接受所有考生(含报考 "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 " 与普通计划之间调剂的考生等)调剂申请均须通过教育部 " 调剂服务系统 " 进行。请有调剂意愿的考生密切关注 "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届时登录调剂系统和招生单位网站,查询招生单位调剂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报调剂志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