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31日,澎湃新闻从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日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加强数字中文建设 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根据《意见》,到2027年,要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同时,将实施数字中文服务教育发展行动,助力打造中国版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
《意见》要求,到2027年,国家数字中文建设行动取得重要成效,语言文字数据要素价值有效释放。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语言文字信息化工作机制;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语言文字信息化标准、前沿语言技术、优质语言资源、新型语言服务等基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到2035年,中文在全球数字空间、网络空间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关键应用场景中的使用占比显著提高;语言文字信息化有力支撑国家语言能力建设、语言文字事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意见》提到,推动基础性语言资源建设,实施国家关键语料库共建共享计划,重点支持建设大规模中文语料库及高质量民族语言文字语料库、手语盲文语料库、行业领域语料库、语言监测动态语料库等。加快应用性语言资源建设,重点推进助力学校教育教学、文化传承发展的资源建设。开展战略性语言资源建设,建设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重点建设支撑国家安全与发展、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等语言资源。
在人才培养方面,《意见》提出,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培养语言文字信息化相关人才的机制,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依托国家语言文字关键研究领域领航计划,培养精通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的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加强语言人才供需机制研究,支持高等学校语言学科与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发展,加强“语言+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培养。面向语言文字信息技术产业及未来发展方向,加强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
《意见》还提到,实施数字中文服务教育发展行动。服务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强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成果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地方智慧教育平台上推广共享;助力打造中国版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研究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教学新范式,研制大语言模型能力素养框架(师生版);提升信息化场景下教师语言文字教学能力;强化数字化教学资源和应用系统的语言文字规范使用。
《意见》指出,以加强数字中文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发展新阶段的客观需要,是大语言模型等新兴科技创新应用的重要基础,是赢得人工智能技术竞争先机的时代要求,是有效发挥语言文字资源优势服务数字中国建设的战略举措,对于语言文字事业全面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