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介入俄乌冲突的深度可能超出外界预期。
美国媒体当地时间3月29日发布调查报道,披露俄乌冲突爆发两个月后,在位于德国威斯巴登的美国驻欧洲与非洲陆军总部,美乌两国的军事和情报官员展开密切合作,共同策划了乌军的反攻。
报道称,美国情报收集工作既指导了全局作战战略,又向前线的乌克兰士兵提供了精确的目标信息。这次冲突可以说是美俄代理人战争的重演,不仅帮助了乌克兰人,也为美国提供了未来战争的教训。
“他们已经成为杀伤链的一环。”欧洲情报机构的一位负责人称,当他得知北约盟友们如此深入地参与到乌克兰的行动中时,感到非常惊讶。
此外,报道披露了美乌在战场推进中逐渐产生分歧,导致信任瓦解,“乌克兰人认为,美国不愿意采取必要措施帮助他们取得胜利。而在美国人看来,乌克兰人不愿意尽一切努力来帮助自己取得胜利。”
随着拜登政府退场,美国总统特朗普一上任就试图快速推进俄乌停火,然而停火谈判进展不顺利、前线依旧战火纷飞。据新华社报道,特朗普3月30日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他对于普京最近批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可信度等言论“非常生气”和“恼火”。如果因俄罗斯的原因导致俄乌不能达成停火协议,美国可能对俄罗斯石油买家征收“二级关税”。

当地时间2025年3月10日,顿涅茨克地区,乌克兰军人在莱曼方向的射击训练中练习使用美国M2 60毫米迫击炮。视觉中国 图
礼堂地下室的情报融合中心
报道披露,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初期,美乌之间尚无信任基础,当美国提出对乌援助时,时任乌克兰地面部队指挥官的奥列克桑德·西尔斯基说:“我们在与俄罗斯人作战,你们没有。我们为什么要听你们的?”乌克兰方面甚至有时会直接无视美方的电话。
为了介入俄乌冲突,五角大楼找到中间人疏通对乌联系,时任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的一名助手通过加州国民警卫队司令联系到洛杉矶的飞艇制造商,该商人是时任乌克兰防长 阿列克西·列兹尼科夫的老朋友,负责带话。列兹尼科夫了解情况后,随即又找到时任乌武装部队总司令瓦列里·扎卢日内,劝说他与米利通话。
不断传话之后,乌克兰将军秘密到访威斯巴登,双方建立起军事合作,核心人物是乌克兰将军弗拉基米尔·扎布罗茨基和美国将军斯托弗‧多纳休。扎布罗茨基曾就读于圣彼得堡军事学院,并在俄军服役五年,非常了解对作战对手。多纳休则是美军特种部队的“明星”,曾参与在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和阿富汗的恐怖分子头目抓捕行动。
2023年3月,俄军加速向前线增派军力,拜登政府决定向乌克兰提供M777榴弹炮,这是支持重大地面行动的第一步。美国防长已派第18空降军负责运送武器并指导乌克兰士兵使用。彼时,威斯巴登的托尼·巴斯礼堂成为了一个完整的指挥部。一位波兰将军担任多纳休的副手,英国将军负责原篮球场改建的后勤中心,一名加拿大将军将监督训练。
威斯巴登指挥部成立后,乌克兰的情报人员、作战规划人员、通讯和火控专家陆续抵达。他们和美方人员一起勘察俄罗斯的武器系统和地面部队,确定作战目标,然后将优先级名单交给情报融合中心,进一步分析。
在指挥部内部,他们经过讨论后将俄方目标称为“兴趣点”,有关空中威胁的情报应为“兴趣轨迹”。为了降低俄罗斯对北约成员进行报复的风险,美方限制情报信息不可运用于俄罗斯境内的目标,俄战略领导人的所在地信息也被禁止分享。
由于M777 的射程不超过15英里,无法与俄军的装备抗衡,于是美军对乌提供了高机动性火箭炮系统(HIMARS),该系统使用卫星制导火箭,可以执行最远50英里的打击。威斯巴登的指挥部将监督乌军每一次使用HIMARS的袭击,袭击目标只限于美方提供的坐标。随着HIMARS的部署提升了乌军远程打击能力,前线伤亡人数大增。
冲突持续3个月,美方主张乌军集中力量进攻南部重镇梅利托波尔,切断克里米亚的俄军补给线。而乌方却另有政治考量,泽连斯基希望在当年9月联合国大会的演讲前展示战果,因此指示提前发动了对赫尔松的攻势,推翻了原计划。俄军迅速反应,从东部调派部队支援赫尔松,这反而给乌军创造了行动机会。多纳休催促乌军向奥斯基尔河谷推进,“快,快,快——你把他们逼入绝境了。”
2022年10月,美国中情局开始秘密支持乌军对俄罗斯控制的塞瓦斯托波尔港进行无人机袭击。同月,美国情报部门得知俄方正在讨论一项行动计划——使用战术核武器阻止乌军越过第聂伯河直奔克里米亚。紧张局势加剧,美乌合作面临红线挑战。

当地时间2025年3月10日,乌克兰顿涅茨克州托列茨克前线,乌克兰第100机械化旅的士兵们在美国制造的布拉德利装甲车辆旁参加快闪活动,并举起感谢美国支持的标语。视觉中国 图
美乌间信任瓦解
冲突进入2023年之际,乌克兰控制了奥斯基尔河和第聂伯河的西岸,美乌考虑推进反攻计划,乌方对反攻前景异常乐观,但五角大楼担心俄军已构筑纵深防御,包括战壕和雷区,贸然进攻可能会损失惨重,认为应该花更多时间巩固防线,更好地准备在梅利托波尔的战斗。
此时,多纳休在威斯巴登的任期结束,五角大楼任命安东尼奥·阿古托将军接替,负责训练乌克兰新的部队。美乌双方达成双线作战的妥协方案,计划主攻南部梅利托波尔,西尔斯基则带部队在东部辅助推进,牵制俄军于巴赫穆特地区,此外佯攻马里乌波尔方向,试图分散俄军注意力。
他们原计划2023年5月1日发起反攻,集中资源于南部。然而,西尔斯基却认为巴赫穆特是“士气之战”,争取更多资源。泽连斯基不顾美方反对,选择力挺西尔斯基,指示将原定南部的5个旅和大量弹药调往巴赫穆特,导致主攻部队力量缺失。结果,乌军在巴赫穆特损失惨重,南部主攻部队因兵力不足,进展缓慢。
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安德烈·叶尔马克向《纽约时报》表示,反攻主要受盟军“政治犹豫”和不断推迟武器交付的阻碍。乌方多次请求美方支援远程导弹ATACMS打击俄军后方,但拜登政府担心激怒普京,仅批准少量短程导弹。不论责任在哪一方,反攻的失败结果损害了双方的信任关系。
2023年圣诞节前夕,泽连斯基访问了威斯巴登的秘密指挥中心,现场响起热烈掌声。然而在反攻失利的阴影下,第三个严酷的冬天到来,前线形势严峻。美方向泽连斯基提出了一个可以构成声明性胜利的方案——使用远程导弹和无人机进行轰炸,迫使俄军将军事基础设施撤出克里米亚,这项计划的代号为“月冰雹行动”。
然而,2024年初,乌军高层权力斗争激烈,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被泽连斯基解职,改由西尔斯基接任。扎卢日内公开承认战争陷入“僵局”,主张调整战略,而泽连斯基坚持“全面胜利”叙事,拒绝妥协。
去年8月,乌军突然攻入俄罗斯库尔斯克州,试图占领部分领土作为未来谈判筹码,未提前告知美方,使用了美援武器,并跨过了美乌双方此前商定的边界线。对美方而言,这是一次严重的信任背叛,但因担心乌军崩溃引发严重后果,未对乌切断援助。
此后,美乌合作袭击刻赤大桥过程中再次出现战术冲突,乌军未等无人机就位,只用ATACMS攻击,仅对大桥造成“坑洞”,袭击失败。除了刻赤大桥袭击之外,“月冰雹行动”被认为获得成功。报道称,乌克兰人认为,美国不愿意采取必要措施帮助他们取得胜利。而在美国人看来,乌克兰人不愿意尽一切努力来帮助自己取得胜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