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杜蔚 孙宇婷 每经编辑 魏官红
"AI 换脸竟然泛滥到了短剧。"
" 路人看了都觉得离谱。"
" 太猖狂了!请尊重所有演员。"
……
伴随 # 短剧疑似 AI 换脸热巴 # 话题登上热搜,网友议论纷纷,该事件也引发广泛关注。
图片来源:部分网友热评截图
在多位网友发布的质疑短剧换脸的画面中,原本正常的演员面孔,突然变成了 " 迪丽热巴 ",但仔细看看,就能发现这个演员的面部与身体动作明显脱节,十分生硬,因此被网友质疑为 AI(人工智能)换脸。
迪丽热巴是我国知名演员,具备较高人气。涉事短剧是否真的 " 偷了 " 迪丽热巴的脸?《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获悉,上述短剧被多家 " 剧场 "(在播出平台上呈现短剧内容的专区或频道)播出,目前有些剧场已下架这部短剧,有的仅删除了涉事的一集内容。在听到记者以观众身份询问短剧的播出内容是否 AI 换脸迪丽热巴后,其中一家发布了该短剧的剧场相关人员称 " 不负责此事 ",并快速挂掉电话。
记者试图就此事采访迪丽热巴方面,了解有无授权,但截至发稿暂未得到回复。
伴随 AI 时代到来,深度合成的影像越来越真实,当中出现的 AI 换脸等深度伪造问题与日俱增(每日经济新闻曾刊发《微信抖音都难防!花 1280 元,直播、视频通话能实时换成刘亦菲、杨幂的脸,拍脸按鼻露齿及大幅遮挡都不会 " 掉脸 "》)。当此行为蔓延至影视作品后,势必造成负面影响。
" 这会扰乱行业和市场,坚决抵制这类偷奸耍滑。" 打造了多部爆款短剧的制片人周海(化名)向记者表示,其反对为了吸引流量动歪脑筋,利用 AI 换脸技术将明星面孔 " 植入 " 自家作品。
短剧惊现 AI 换脸迪丽热巴?
近日,有网友在刷某部短剧时发现,剧中女演员的脸疑似利用 AI 技术换脸迪丽热巴,并将这一幕具有争议性的画面录屏发至社交平台,引发广泛关注。4 月 11 日,# 短剧疑似 AI 换脸热巴 # 登上热搜。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网友录屏的剪辑片段看到,当镜头给到一位女性演员时,其面容几乎复刻了迪丽热巴本人。画面中,该女性演员在讲话时,嘴型有一定抖动,且镜头给到不同角度的特写时,其面部相貌会出现些许差异。刷到这一幕剧情的不少网友认为这是 AI 换脸技术造成的。不过,目前尚未有官方声明证实任何技术的使用细节。
图片来源:疑似 AI 换脸热巴画面截图
有媒体在采访该短剧的某播出剧场时,剧场方面回应称:该剧是从版权方拿来的,(剧场方)没有动过,不清楚是否使用 AI 换脸。并且该剧并非独家播出,而是卖给了多家剧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发现,该短剧播出的其他剧场对涉及 AI 换脸质疑的单集进行了下架处理,其他集仍可观看。记者随后通过天眼查找到该剧场联系方式,在电话中以观众身份问及 AI 换脸热巴的相关情况时,该公司相关人士回复 " 不负责此事 ",并快速挂掉电话。
记者同时就此事询问了迪丽热巴相关方面,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此次的短剧风波并非孤例。近期,网上出现了多个疑似与明星相关的 AI 合成技术滥用情况。如因利用 AI 技术,将某剧中男主角杨洋的脸换成了自己的脸,与女主角出现亲密互动,某特效师近日也遭到封号。
行业人士抵制,律师称或触法律红线
快节奏的生活下,短剧市场蓬勃发展。《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2024 年微短剧市场规模达 504.4 亿元,用户数量达 6.62 亿,预计 2027 年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随着行业竞争加剧,短剧市场整体迈入精细化运营的阶段,但仍存在一些 " 唯流量论 " 的制作公司。周海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刷屏的 " 短剧疑似 AI 换脸热巴 " 事件暴露出可能有人借助 AI 技术扰乱影视行业," 虽然还未发展到恶性竞争的地步,但会影响短剧市场的发展。行业需要警惕起来,从源头做调整和规范,否则可能愈演愈烈 "。
周海告诉记者,据他了解,现在有很多不错的演员想要出演短剧,也希望同行多给新人机会,切忌未经授权,就使用 AI 换脸技术将明星脸 " 植入 " 自家作品," 坚决抵制这类偷奸耍滑 "。
如果短剧 AI 换脸迪丽热巴属实,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律师贾玉倩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此事,若未经其本人授权,该行为从法律角度分析,至少存在两项违法风险。" 首先是侵犯热巴本人的隐私权。其次,(涉事剧集制作方)主观上可能存在希望通过迪丽热巴的影响力提高短剧热度,甚至是市场价值的意图。结合主观有恶意,客观上造成错误引导的后果,会构成不正当竞争及广告欺诈。"
从影视剧市场和行业的角度来讲,贾玉倩指出,一方面会引发观众的质疑和反感,降低行业诚信度;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行业间互相模仿,加剧技术滥用。
" 该剧的制作方、技术提供方、播出平台等均需承担相关责任。从民事责任角度来说,对被侵权方应赔偿经济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 贾玉倩表示,即使剧场声称 " 不知情 ",若未对播出内容进行合理审核,仍可能因 " 过失侵权 " 承担责任。从行政责任角度来说,当中还可能构成虚假广告罪或诈骗罪等刑事犯罪。
图片来源:黑灰产从业者朋友圈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年 2 月调查发现,在 AI 换脸的黑灰产处,花 1280 元就能买到一张明星脸,当中除了迪丽热巴,还有刘亦菲、杨幂等人,而且在直播、视频通话等测试中,拍脸、按鼻、露齿及大幅遮挡都不会 " 掉脸 " 失真。
"AI 换脸带来的法律风险毋庸赘述。低成本的诱惑造成技术滥用,会引起行业内的恶性竞争,挤压真正优质作品的生存空间,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现象。" 贾玉倩向记者表示,AI 换脸技术在影视领域的滥用需通过法律、行业规范和技术伦理多维度约束。短期需强化内容审核与侵权追责,长期则需推动技术透明化与宣传普及,平衡创新与风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