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广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立科密”)即将迎来深交所主板IPO上会的关键时刻。作为一家商用车主动安全系统领域的“隐形冠军”,瑞立科密的IPO进程因控股股东瑞立集团“既是大股东又是大客户”的复杂角色,深陷关联交易、利益输送、独立性缺失等争议。
瑞立集团“自循环”交易链:左手采购,右手销售
招股书显示,瑞立科密专注机动车辆主动安全系统相关核心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
瑞立集团不仅是瑞立科密持股64.16%的控股股东,还长期占据其第一大客户和供应商的双重身份。
采购端,瑞立科密2021-2023年向瑞立集团采购原材料金额分别为1.11亿、0.98亿、0.59亿元,占营业成本比例最高达12.75%。销售端,瑞立科密向瑞立集团及其下属企业向采购销售金额分别为3.85亿元、2.74亿元、0.78亿元,2021年关联销售占比高达27.8%,瑞立集团及其下属企业贡献收入近三成。
瑞立集团的交易不仅带来收入,更形成巨额应收账款。2021-2022年应收瑞立集团余额分别为1.25亿、2.67亿元,占应收账款比例最高达39.21%。
瑞立科密这种“自循环”模式存在通过关联交易调节利润的嫌疑,且依赖大股东导致独立获客能力存疑。招股书承认“部分关联方曾从事相似业务”,虽经资产重组解决同业竞争,但技术、客户资源是否完全切割需持续观察。
IPO前突击高溢价收购 4100万分红离奇消失
2021年,瑞立科密以近10亿元收购瑞立集团旗下温州汽科、扬州胜赛思等资产,其中争议最大的是: 温州汽科:净资产仅2.09亿元,却以5.28亿元高价收购,溢价率超150%。 扬州胜赛思:公司存在以票据背书向关联方进行关联资金拆借,其中2021年扬州胜赛思涉及金额超4000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还存在个人卡收支、票据找零和无真实交易背景的票据背书、银行转贷等情况。
瑞立科密实控人张晓平家族通过瑞立集团控制多家房地产企业(如杭州瑞立房地产、昆山月兔地产),2023年及2024年1-6月,瑞立集团净利润分别为-547.12万元和-2716.33万元,地产板块或面临流动性危机。市场担忧IPO募资可能变相输血地产关联方。
招股书初稿披露2021年向瑞立集团分红4100万元,但后续版本删除该记录,涉嫌突击套现且信披不透明。初版申报稿显示,瑞立科密2021年分红了4100万元,但新版的招股书中这一项却离奇消失。公司实控人张晓平、池淑萍、张佳睿合计控制公司71.56%的股份。如果进行了分红,4100万元分红有接近3000万元进了实控人口袋。
注: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结合辅助观点分析和撰写成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