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孩子可以上高铁了!4月8日起,中国高铁推出“宠物托运”服务,京沪高铁部分车次开始试点为旅客同车托运1只猫、犬类宠物。
据调研,宠物出行一向是养宠人的痛点,如今期待照进现实,大家却有喜有忧:支持者认为,这项服务有效解决了宠物寄养和航空托运的痛点,专用运输设备既保障了宠物安全又维护了车厢环境,体现了公共服务的精细化。
而反对者则担忧密闭空间可能引发宠物应激,并指出服务目前仅限小型猫犬,无法惠及大型宠物和异宠主人。
总的来说,此次推出的宠物托运,是铁路服务人性化的一大进步。其实,猫狗并非中国高铁的首例“非人类乘客”,雪具、商务函件、标书合同、生鲜礼品、贵重物品、急用药品和个人物品等个性化紧急运输需求,都可通过高铁解决。
作为全球轨运标杆,中国高铁尤以京沪线承载厚望。相信宠物托运试点收官后,经过磨合调整,高铁和宠主终将在双向奔赴中抵达温暖下一站。

高铁多了一项服务,“铲屎官”多了一个选择。
从前出趟远门,养宠人总要经历一场“分离焦虑”——要么把小家伙孤零零锁在家里,每天盯着监控看八百回;要么送去寄养,交钱时像在签“不平等条约”。如今终于等来了高铁托运的服务,从此再也不用牵肠挂肚。
想和宠物一起乘高铁出行的流程其实也不难,首先记得提前在线上预约,并带齐身份证、宠物检疫证明(有效期只有一天哦)。建议提前2-5小时到车站办理手续,给毛孩子留足适应时间。

但并不是所有的猫猫狗狗都可以坐高铁。
高铁托运服务对宠物体型有明确的要求——预约成功后可同车托运1只家庭驯养且健康状况良好、单只体重不超过15公斤、肩高不超过40厘米的猫、犬类宠物。这项规定也被网友们拿来吐槽:“好消息狗能上高铁了,坏消息大胖狗不能”。

带猫狗坐高铁,到底要花多少钱?
随着高铁宠物托运服务推出,托运服务的价格标准也正式公布:试点期间,对同车次同区间购票旅客给予特定优惠,按标准价格7折水平执行。
具体为:1000km(含)以内的,标准价格558元/只,优惠价360元/只;1000-1500km (含),标准价658元/只,优惠价460元/只;1500-2000km (含) ,标准价958元/只,优惠价660元/只;2000km以上的,标准价1258元/只,标准价860元/只。

当前高铁宠物托运服务为试点,范围为京沪高铁北京南、济南西、南京南、上海虹桥、杭州东等 5 座车站间的 G119/118、G121/122、G127、G134、G183/184、G195/196 等 10 趟列车上。
这种规划,恰好和各城市宠物主数量相契合。《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指出,一线城市宠主在全国宠主中的占比为32.5%,较2023年上升3.6 个百分点。同时,2024年上半年GDPTOP10城市中,北京和上海宠物主的数量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二。宠物主人最多的地方,也是需求最多的地方。

当然,随着事态的发展,网友们对高铁宠物托运服务讨论的风向也开始变化。
支持者认为,这项服务有效解决了宠物寄养和航空托运的痛点,专用运输设备既保障了宠物安全又维护了车厢环境,体现了公共服务的精细化。而反对者则担忧密闭空间可能引发宠物应激,同时质疑其占用公共资源,并指出服务目前仅限小型猫犬,无法惠及大型宠物和异宠主人。
争论背后,其实是现代城市生活中越来越突出的"宠物友好"难题:如何才能既照顾毛孩子的权益,又兼顾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呢?


比起乡间野外撒欢儿的猫狗,城里宠物的活动范围要小得多。它们只得在有限空间找机会释放天性,有时也不得不跟着主人跨城搬家。
《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中针对养宠痛点的调研显示,大家对于“携宠出行困难”的抱怨占比高达28.3%,与“宠物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并列,高达受访人数的三分之一。

宠物出行的需求,远比我们想象中旺盛。一份2024宠物行业洞察报告显示,29%的受访者曾尝试或计划带宠物一起旅行。其实,早高铁开放宠物托运之前,宠物相关出行、住宿的产品已先行一步。
物流、汽车、互联网等跨界企业,在原有业务基础上延伸出了宠物出行服务。从2023年的数据来看,某物流平台宠物托运销量环比增长95%,某顺风车平台五一期间宠物出行订单高达10万+。
纵观其中,类似顺风车的产品,都处于相对私密的空间,提供相对短途的服务。而把相同的场景放高铁这样的长途公共交通工具中,运输难度就会高出一个档次。
图数室对比了普速火车、高铁、航空三种宠物长途托运方式,发现各有优劣,宠主可以根据预算、距离和宠物需求,做出自己的选择:200公里内长途选火车,中长途重安全选高铁,超长途求时效选航空。

普速火车比高铁先一步开通宠物托运,也是三者之中价格最低的。宠主需要自备笼子,上车后可以短暂探视。缺点是缺乏对动物的保暖通风条件,并且可能不与主人同车次出发,毛孩子可能更“颠沛流离”。
航空运输速度最快,适合超长途,但飞机起飞、降落产生的气压变化,飞行中遇上气流产生的颠簸,都可能会对宠物造成惊吓,甚至危害健康,某些航空公司就禁运短鼻犬猫。
相对来说,高铁处于较为稳定的环境,人宠同车,安全性和运输效率具备一定优势,但目前来说费用较高,且线路开设较少。备受网友诟病的空气循环笼和运输柜,效果也有待进一步证实。
高铁运输过程中,用特制的笼子和柜子将宠物和乘客隔离开,虽然是出于对安全性、公共卫生、责任纠纷等因素的考虑,但说到底,宠物仍被当作货物来运输,这与宠主对毛孩子“家庭成员”的定位产生了偏差。
在对宠物有好的认知中,70%受访宠主认为,宠物应该被允许出入公共区域、可以乘坐公共交通;59.3%的受访者发现,过去一年,宠物可出入的公共区域增多……社会大环境正在提升宠物友好度,那么,大家对千呼万唤始出来的高铁宠物托运,自然抱有更高的预期。

尤其这次展开试点的京沪高铁,在全球范围都属于一个“优等生”的存在,更是拉高了公众的期望。

京沪高铁纵贯京、津、冀、鲁、皖、苏、沪 7 省市,全长1318 公里,设 24 个车站。
上起于政治中心北京,下终于经济中心上海,京沪高铁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其沿线地区也属于人口众多,经济实力雄厚的富庶之地。
数据可见一斑,京沪高铁穿越的国土面积仅占全国的6.5%,但沿线覆盖人口达3.7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6.7%,沿线GDP更是占到全国总量的43.3%。
简单粗暴地说就是人多钱也多。

人多,相应的客运量就多。京沪高铁自2011年开通,到2013年2月,运送的旅客总量就突破了1亿人次。到2021年,京沪高铁总运送旅客总量就已经超过13亿人次。
运载旅客数量多,相应的收入也水涨船高。此前,图数室就在《全国高铁仅有6条线路盈利,涨价情理之中?》写过,全国仅有6条高铁线路盈利,京沪高铁就在其中。

具体看数据,2024年京沪高铁年报显示,归母净利润超125亿元,创造上市以来最好成绩,相当于每天盈利约3425万。

总结下来,京沪高铁创造了5个最:最长、最高、最大、最快和最优。
除去前文说过的长度和盈利。京沪高铁还是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总投资2200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最大的建设项目。当然最快就不用赘述了。

此次宠物托运更是彰显人性化。不过,高铁不只是此次才运输人以外的乘客。雪季时,高铁会运输雪具。商务函件、标书合同、生鲜礼品、贵重物品、急用药品和个人物品等有紧急运输需求也可在官方小程序上下单。

每一次文明出行,都是对生命的温柔以待;每一份规则意识,都在为更包容的社会铺路。
毛孩子坐高铁,人宠同到达,正是高铁越来越人性化的表现。但许多宠物主也表达出自己的担忧:应激怎么办?宠物过安检是否有危险?柜子里会不会闷......
不过正如一位网友所诉说的:“三年前只能把狗留在老家,现在至少能带着它慢慢往前走”。这或许就是进步最真实的模样——科技铺设轨道,包容积蓄动力,而人与制度的磨合,终将在双向奔赴中抵达温暖下一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