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循环“国家队”的业务架构细节浮出水面,新央企将陆续设立多个全国性、功能性的电池回收、退役风光电设备、塑料再生等平台。
澎湃新闻4月21日查询天眼查发现,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色金属投资有限公司、中国资源循环集团设备资产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电池有限公司、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机动车有限公司、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塑料再生有限公司、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电子电器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绿色纤维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绿色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近日集中成立。其中,前8家公司的注册资本均为10亿元,注册地分布在浙江、天津、江苏、广东等省份。
这是仅成立半年的新央企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在多个细分领域大举铺开业务的最新动作。
该集团注册资本100亿元,从股权结构看,国务院国资委、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各占20%,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各占10%。按照定位,中国资源循环集团下设的专业化子公司业务涵盖线下资源回收网络建设和废钢回收、电子产品等耐用消费品回收和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和电动自行车废旧电池业务、退役风电和光伏设备回收、废有色金属回收以及废塑料回收加工等。
在近日举行的展业推进大会上,中国资源循环集团、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华润环保与中国工商银行、国家电投、中汽中心、中国一汽、国家电投资本控股、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和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等8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和托管协议。
据了解,未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将继续在动力电池、新能源器件、有色金属、塑料再生等细分领域打造一批领军企业,充分发挥资源循环“国家队”作用,建立重要战略物资循环利用及储备体系,保障资源安全。
稍早前,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宣布其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开始向全国省会城市推广。这标志着涵盖回收、拆解、熔炼为一体的手机安全处置体系在中国正式全面铺开。据悉,该手机安全回收处置模式将逐步拓展到电脑、硬盘等电子电器全领域,形成全国性废旧电子电器末端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全国性废旧电子产品梯次利用交易平台。
资源循环利用的市场空间及潜力极大。
眼下,废钢铁、废有色金属等10种主要再生资源利用量每年都在大幅增长;行业机构预测,到2040年,将有累计超500GW的风电、光伏发电设备退役,可回收价值近千亿元;到2030年,我国动力及储能电池累计退役量将超过300万吨,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400多亿元,比2022年的实际市场规模增长近10倍。
2024年以来,国家层面发布多份绿色低碳相关政策文件,强调资源再生循环利用的重要意义。去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回收循环利用行动包括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支持二手商品流通交易、有序推进再制造和梯次利用、推动资源高水平再生利用等举措。
同年5月,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加强废旧产品设备回收处置供需对接;开展企业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加强工业装备、信息通信、风电光伏、动力电池等回收利用;建立重要资源消耗、回收利用、处理处置、再生原料消费等基础数据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