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第三十一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25)开幕。本届展会以“广电视听更美好——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展现广电视听行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全面展示科技赋能广电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果:北京卫视4K超高清频道开播、超高清插入式微型机顶盒千万级规模部署启动、北京市超高清视听全产业链阶段性成果发布等等。

什么是超高清?
细节更加纤毫毕现、动作更加行云流水、明暗层次更加丰富、色彩更加缤纷艳丽,画面过渡更加自然细腻……超高清不仅是分辨率的提升,同时还具有高帧率、高动态范围、宽色域、高量化精度等技术特性。这些特性从视频的像素数量、动态流畅度、明暗层次、色彩的丰富度以及色彩和亮度的平滑度等五个维度,综合提升了画面的细腻度,为观众带来更加沉浸式的视觉体验。
3840*2160的高分辨率,像素数是高清的四倍。对创作者而言,将会让视频的构图和细节的处理更具自由度,能够更精细地刻画纹理、图案及场景细节,增强视觉沉浸感;50P的高帧率,让创作者可以更加自由地快速摇移镜头,捕捉复杂运动,展现更有动感的视觉效果;105:1的高动态范围,接近人眼感知自然界明暗变化的极限,将赋予创作者在光影刻画和氛围渲染时更大的创作自由度,让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
宽色域技术基本涵盖了自然界所能呈现的颜色,让观众主观体验和高强度动态范围技术组合应用,能够为创作者提供更加丰富的色彩表达手段,无论是绿草繁花还是璀璨星空,都能生动还原。
高量化精度决定了每个像素的颜色亮度级别和颜色数量,能够为创作者提供更加精细的色彩控制能力,减少色阶断层和过渡不均匀现象,提升作品的整体品质。
超高清:细节见真实
超高清带给观众“细节见真实”的视听体验。它不仅提升了电视大屏的吸引力、传播力和影响力,使观众在家中就能享受IMAX影院般的沉浸式体验,还显著提升了手机、平板等移动小屏的观感体验,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视听生活新期待。
超高清是贯穿广电视听端到端的全链技术体系,更是带动广电视听上下游的大型技术产业,包括视频采集、制作、传输、呈现、应用等产业链各环节都将发生深刻变革,对于进一步助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提质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此外,超高清也是拉动相关产业升级的“新引擎”——在文化领域,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创新,催生互动影视等新业态;在信息基建领域,将带动5G、千兆光网流量增长3—5倍,加速设施迭代;在电子制造领域,推动拍摄、传输等环节设备更新与技术创新;在行业应用领域,为安防监控、医疗健康、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领域赋能,创造全新场景与商业模式。值得一提的是,超高清还能够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投喂”海量优质语料,助力训练通用大模型,形成超高清与人工智能大模型双向赋能、互促共进的良性生态。
超高清目前发展的现状和难点有哪些?
超高清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工信部、广电总局、中央广电总台联合印发了《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对超高清建设作出了重要部署。《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加快超高清制播能力建设”列入其中。2022年,《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高清超高清电视发展的意见》进一步细化了发展目标和任务。2024年,《推动文化和旅游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将“实施高清超高清设备更新提升行动”作为八大重点任务之一,同年,超高清发展被列入国家“两重”“两新”政策支持范围。
超高清产业链条长、环节多,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超高清内容生产侧供给不足,网络传输侧还不能完全保证优质传输、用户接收侧还有大量不支持超高清显示的终端,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还存在不少断点堵点卡点,亟须补齐短板、加快发展。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将加快推进超高清发展作为重大战略任务,连续两年列入全年工作要点,推动端到端全链条超高清发展。
内容生产上,遵循 “制作一批、精选一批、重播一批、修复一批、引进一批”的原则,计划到2025年底,全国新拍电视剧、纪录片基本实现超高清化,新闻、综艺等节目超高清占比显著提升。
节目播出上,2025年底前,中央广电总台以及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湖南、山东、四川、深圳等9省市卫视超高清频道将开播并实现全国覆盖,爱奇艺、优酷、腾讯、芒果TV、咪咕视频、B站等6大头部网络视听平台年新增节目超高清占比超40%。其中,北京卫视4K超高清频道已于3月28日试验开播,并将于4月22日正式开播。届时,全国有线电视和IPTV用户覆盖数将超过2亿。频道同时在北京广播电视台客户端“北京时间”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视听”客户端上线,用户可通过手机免费观看。
网络传输上,推动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和IPTV的扩容改造,统筹超高清发展、高清普及、标清关停,加快网络传输承载能力建设,确保实现新开播的超高清频道全国落地传输。
终端呈现上,大力推进有线电视和IPTV超高清机顶盒普及率大幅提升,并有力带动大屏电视机、5G手机消费和以旧换新。
产业支撑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将联合多部门出台《加快超高清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建立覆盖有线电视、IPTV、OTT和网络视听平台的高清超高清节目技术质量监督检测机制,构建可持续的良性发展生态。
“千万级部署”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此次CCBN2025上,超高清插入式微型机顶盒千万级规模部署启动,这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开展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治理(下称“双治理”)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巩固深化治理电视操作复杂成效迈出了关键一步。
据介绍,2023年以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多部门单位开展“双治理”工作,近两年,在开机看直播、电视收费包压减、一个遥控器看电视、酒店电视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国视听大数据(CVB)显示,2024年,全国直播频道用户月平均活跃率62.2%,较治理前上涨9.6%,全国有线电视缴费用户8年来首次实现正增长,展现了重塑行业生态、服务民生福祉的使命担当。
以往,电视机与机顶盒分离,导致“连线多、遥控器多、不美观”等问题,影响用户体验。机顶盒小型化、内置化以及遥控器简化和“一体化”将进一步直击电视操作复杂“痛点”,满足百姓收看电视更便捷的需求。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近80家单位集智攻关,成功研制17款超高清插入式微型机顶盒,并创新推出通用遥控器。该机顶盒小巧美观、连线简洁,支持4K超高清,集成直播、点播等全业务;搭配的通用遥控器,可通过按键与智能语音,实现对电视和机顶盒的“一键开关机、一键进直播”操作。
今年,在四大运营商支持下,全国将完成千万级部署,不仅能显著提升有线电视和IPTV服务品质,进一步巩固深化治理电视操作复杂成效,改善群众收视体验,还将推动电视机、机顶盒等消费电子产品技术革新,加速超高清产业端到端全链条发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