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时市场点评4月22日】两市涨跌不一,成交小幅放量
📝每日观点
🎈 今日沪深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沪指上涨0.25%,两市成交小幅放量至1.12万亿。国外方面,在特朗普加征高额关税和扬言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等一系列动作下,投资者对美联储独立性以及经济陷入“滞涨”的担忧进一步发酵,美国市场上演股债汇三杀的情况,这种情况自1971年以来只出现过6次,总结起来,当美国“滞涨”而其他国家基本面较好时,美国可能出现股债汇三杀的情况。国内来看,二季度外需可能承压,国内扩内需政策信号进一步明确,近期总理多次在会议和调研中高度关注经济问题,提出“要讲究政策时机,在一些关键的时间窗口,推动各方面政策措施早出手、快出手,对预期形成积极影响。要把握政策力度,必要时敢于打破常规”,未来10天或可关注政治局会议和人大常委会。权益市场短期或仍在博弈政策和出口下行两方影响下维持震荡,关注地产、消费等可能政策发力方向。
🔥消息面
🎈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意见》提出,要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支持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开展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建设。探索建立生物医药企业进口研发用物品“白名单”制度,允许免予办理进口药品通关单。
简评:近期美国通过关税政策构筑贸易壁垒,引发了全球风险资产的剧烈波动。《意见》的发布为智能网联汽车、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和生物医药等行业带来积极的政策支持,有助于推动技术创新及市场拓展。同时,通过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增强服务贸易发展活力、支持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等举措,有望进一步优化整体市场环境,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 近日,央行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其中指出,提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功能和全球网络覆盖;支持银行基于境外机构自由贸易账户开发存款产品,允许非居民外币存款利率参考国际惯例进行市场化定价;探索上海黄金交易所特定品种交割国际化,设置境外交收库。
简评:《方案》对于强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提升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特别是发挥上海作为链接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枢纽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多处提及人民币,涵盖了人民币的结算、清算、融资和计价职能,体现了优化人民币跨境使用、为国际贸易投融资保驾护航的政策导向,有望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市场复盘
🎈 4月22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291.43点,上涨0.25%;深证成指报9905.53点,下跌0.36%;创业板指报1944.32点,下跌0.82%;科创100报1021.50点,下跌0.54%。申万一级行业中,商贸零售、建筑材料、交通运输涨幅靠前,分别上涨1.03%、1.02%、0.90%;传媒、通信、计算机跌幅靠前,分别下跌1.08%、0.97%、0.90%。2492只个股上涨,2518只个股下跌。
💰资金追踪
🎈 市场成交额为11213.80亿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两融余额昨日收报18097.5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
数据来源:,截至2025年4月22日。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