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辛圆
编辑 刘海川
临近年末,扮演“挑大梁”角色的经济大省纷纷行动起来,冲刺年度目标,部署四季度稳增长。
近日,包括江苏、四川、河南在内的多个省份密集召开会议,安排四季度重点工作,其中,扩内需是各个省份的发力重点。另外,多个省份提出,要加快产业换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11月13日下午,江苏省政府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议,省长许昆林表示,四季度在全年经济总量中占比最高,要充分用好剩余一个半月宝贵时间,进一步抓紧抓实经济工作,用超常规的举措和力度,奋力拉出经济运行“上扬线”,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更好发挥经济大省带动和支柱作用。
江苏省提出,要聚焦政策落实用力,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加快释放“两重”“两新”政策效能,深挖文旅、养老、育幼、家政、健康等消费潜力,扩大优质文化演出和体育赛事市场供给,加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高品质住宅建设与供应,实现房地产市场持续回稳。
同一天,河南省省长王凯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会议强调,要坚持促消费与惠民生相结合,继续通过发放消费券等方式,充分释放餐饮、住宿、文旅等重点领域消费潜力。
11月1日,四川省政府召开全省项目投资工作专题会议,会议强调,要深入研判、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做深做实项目谋划,稳住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盘,积极谋划有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项目。聚焦民生消费领域,瞄准消费新需求,谋划推出一批消费新场景新业态。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界面新闻表示,目前仍有部分服务类消费领域,比如养老、医疗、育幼等供给相对不足,且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些恰好是居民消费需求最具增长潜力的细分领域。针对这些领域进行供给优化与服务提质,不仅能够有效迎合居民潜在的消费需求,还可以改善居民生活水平。
他同时建议,接下来要进一步创新线上线下消费场景,通过充分考虑消费者在不同消费情景下的消费诉求,继而整合消费主题、消费环境、消费氛围等多个要素,激发消费意愿。另外,要着力优化消费环境,致力于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交易秩序,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
除了稳投资和促消费等传统动能,梳理经济大省近期的表态可以发现,加快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也是各地关注的焦点。
四川省提出,要聚焦新质生产力领域,积极抢占低空经济、人工智能、航天航空、生物科技等新赛道,同步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布局算力、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
河南省提到,要以更大力度促“两新”、育产业,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方向精准落实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促进相关产业集聚发展,持续提升产业能级。
江苏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也在“加速跑”。许坤林强调,要聚焦产业科技蓄力,加大科技重大攻关项目和前沿技术研发项目推进力度,推动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建设,加强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装备、集成电路、新型电力、新能源等优势领域产业培育,开展“筑峰强链”企业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等计划,更好发挥产业投资基金引导作用,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浙江省长王浩主持召开专题会议时提到,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打造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要适度超前布局创新基础设施,加强对大模型、数据、算力、场景、平台等建设的统筹,营造与创新浙江建设相适应的软硬环境。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对界面新闻表示,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市场环境等条件各不相同,采取一刀切的发展模式显然是不科学的。
朱克力指出,各地需要对自身的资源、环境、市场等条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和目标,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同时,各地还需要注重创新和协同,通过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协同则是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可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