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4日至26日,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在歌德开放空间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展览,主角是一组属于20世纪初上海移民及其后代的回忆。
这两位移民后代——旅德华裔艺术家谭未明和旅德日裔社会学者岛田信吾(后称“岛田”)的家族都与上海有着一定历史渊源,家族先辈的移民经历不仅改变了移民者自己,也在整个家族成员的生活和精神世界里留下烙印。
谭未明和岛田在现场分享的移民故事引起了在场观众关于身份流动、记忆构建等话题的思考,在看似庞杂的黑白史料背后是活生生的移民者和其昔日色彩斑斓的生活。策展人之一的Lico Fang也是一位跨国移民,在她看来,上海既是多国籍居民生活的地点,也是多元话语、观念碰撞与互动的节点。本期回顾,我们与她聊了聊这次展览台前幕后的故事。
(本期主持:陈虹静雯)
近期回顾
一个人会在怎样的情况下成为跨国移民?对移民个人来说,对这一问题的反思通常会晚于“移民”行为的发生,处在时代和境遇之中,个体的选择权总是那样有限。
近代上海华洋杂处的局面,正是由无数个这样的移民个案组成的,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相对稳定的经济环境和日趋国际化的社会氛围,吸引外国资本进一步来沪投资办厂。岛田外祖父一家正是在这一历史趋势的推波助澜下来到并定居上海,外祖父前田当时任职于沪东一家日商纺织公司。1929年,岛田的母亲在上海出生,此后十六年里,她与家人先后居住在平凉路的职工住宅和虹口永乐坊,并在附近的学校读书,直至1945年返回日本。关于上海的记忆几乎追随了岛田母亲的一生——她始终认为自己是个上海人。
“上海才是她的精神家园”,岛田将母亲等日本“归国者”无法全然适应日本文化环境的心理状态称作“一种他者性(this kind of otherness)”。作为移民后代,岛田从十七岁开始,几乎重复了母亲早年的人生路径:随着父亲工作变动,他们一家移民德国杜塞尔多夫。这座位于德国西北部莱茵河畔的城市,紧邻鲁尔工业区,凭借地理位置等优势吸引大量国际公司入驻,并催生了繁荣的外国人社区文化,曾经被评为德国最受外国人欢迎的移民城市,包括华为、小米在内的中国企业均将其德国或欧洲总部设立在此。岛田在这里读书、生活并成为一名社会学者,随着母亲离世,他忽然发觉,已经在德国生活了五十多年的自己,越来越能体会到与母亲相似的“他者”情感,他试着通过母亲保存一生的大量老照片等私人物品,追溯家族在上海的轨迹。
岛田母亲生前珍藏的儿时照片。岛田信吾收藏
移民现象是否具有家族遗传性?这个问题困扰过另一位参展嘉宾谭未明,她的家族移民故事缘起于太祖母谭玛丽这位1929年来到中国的德国女人,她的四个孩子之后分别定居在法国巴黎、俄罗斯莫斯科、中国广州和德国汉诺威,各自书写新的移民故事。出生于香港的谭未明如今也生活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在她的记忆里,家族长者们几乎都是多语言使用者,不少人从事语言教学相关的工作。记忆依赖语言编织和传播,随着长者日渐衰老,这项语言优势反而成为最容易被攻击的部分,失忆和失语将这个中德混血家族的故事推向被遗忘的“危机”。为了铭记这一切,谭未明有意识地整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家族照片和难以辨认的太奶奶日记。
谭未明和岛田信吾整理家族史料。“台风”展览项目(TAIFUN Project e.V.) 供图
策展人Lico是在德国发现了岛田和谭未明这两位有故事的人。大约十年前,她移居杜塞尔多夫,并在这里继续自己的文化事业。
或许有上一段移民日本的经验,Lico融入德国社会的过程比较顺利。掌握当地语言几乎是跨国移民进入当地后面临的第一门课业,Lico初来德国时曾接受过一项由政府部门开设的融合课程,这门课程教授的内容包括德国的语言、法律制度、文化和历史,旨在帮助移民尽快融入社会。此外,社会上存在的各类福祉团体也会力所能及地为移民及其家庭提供支持。但是,通过语言关卡对于移民Lico来说只是进入身份“适应”的阶段,想要升级至“融入”当地阶段,还需要人与地方之间的特殊“联结”来加持。
2024年5月回中国出差之前,Lico和常去的杜塞尔多夫超市、健身房的工作人员聊起此事,对方都很关心她什么时候能够回来。Lico这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早已成为一个被杜塞尔多夫这座城市牵挂的人,这么看来,不是出生地赋予的籍贯,也不是亲戚背后的族群网络,而是“发生在你日常生活当中那些非常点点滴滴的东西构建了你的归属感”。
Lico(左)与前来看展的公众进行交流。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台风”展览项目(TAIFUN Project e.V.) 供图
对于谭未明来说,这种点滴可以是父亲常用的烟斗、奶奶用来擦拭小提琴的松香,也可以是家里经常响起的巴赫赋格曲,它们是根植在谭未明记忆深处的日常生活,赋予这个血脉特殊、成员离散的家族以共同的身份。在她看来,记忆是如此重要,是它们界定了人之所以为人、人有别于他人的边界,“记忆遗失之后,你的身份其实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谭未明(右一)、岛田信吾(右二)来到现场,他们参与的作品吸引不少公众的目光。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台风”展览项目(TAIFUN Project e.V.) 供图
显然,对岛田的母亲来说,保存记忆是更有难度的事情,因为记忆的发生地远在海洋另一端的上海,那是自她十六岁之后便开始疏远的异国世界。岛田母亲的上海情结并非个案,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以日本作家林京子《米茜露的口红》为代表的上海怀乡情结叙事在上海归国者及其后代中流行一时,后者通过筹办同乡会、出版相关刊物和回忆录、集体访问上海等行动来纾解对于上海的“思乡之情”。这类情结,被日本上海史学者高纲博文视作个体基于私人生活经验构筑的全新情感,而非纯粹的往昔“记忆的再生”,随着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人被允许访问上海而集体涌现(《“我的故乡·上海”的诞生——有关上海日本人归国者们怀乡情结的考察》)。
借这次在上海办活动的契机,岛田第一次踏上了令他母亲牵挂不已的上海,并与Lico一同拜访他母亲在上海旅居时期的住所。可惜的是,位于平凉路的职工住宅楼所处地块已在动迁规划范围内,谢绝闲人进入;虹口永乐坊如今还有居民生活,在这里,他们遇见了两位年纪在八十岁上下的老人,后者是四十年代永乐坊日侨住户离开后首批迁入此地的中国住户的后代。得知岛田此行是为了却母亲的心愿,其中一位老人分享了一则父辈间流传的故事:当年日侨住户被告知搬出永乐坊时,在此地经营多年酱油店的日侨夫妇对当地感情深厚,恳请多留几天,无奈时局如此,最终被迫关门。
岛田信吾在现场分享家族的上海往事。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台风”展览项目(TAIFUN Project e.V.) 供图
实体空间因为储存了人类的感情和记忆而变得特别。近代虹口聚集了来自海内外各地的侨民,尽管是第一次走在虹口的街道,岛田却能够捕捉到自己与诸多历史空间之间的隐秘联系。除了母亲旧居,四川北路上的内山书店(今“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也让他印象深刻,曾经鲁迅正是在这里结识了他的日本好友内山完造,这段佳话令书店成为中日民间友谊和中日文化交流的见证。走到丁玲上海旧居的入口时,天已经黑了,这时忽然有一位身穿睡衣的上海爷叔出现,他自称这幢老楼的住户,开始热情地为他们讲解虹口地区的历史。更令岛田和Lico想不到的是,这位丁玲的“邻居”竟然自愿担当起“领队”,脚上的拖鞋都没来得及换,就领着他们沿乍浦路一路逛到虹口大戏院的遗址。
“上海这座城市是一个强大的连接点”,将Lico、岛田和谭未明这三位杜塞尔多夫移民聚在一起,让他们共同思考诸如语言混乱、记忆衰退和身份离散等移民群体面临的挑战。移民并非转瞬即逝的状态,而是长期伴随移民者生存的课业,为生存和融入新环境所习得的他者语言,同时也在削弱移民者对于母语的掌握能力,即便是有幸成为多语言使用者,人际沟通过程中还会遭遇语言混用等问题。
这些正是Lico的切身体验,曾经担任中文媒体记者的经历训练了她熟练地使用母语去阅读和表达世界,两度跨国移民却让她对中文逐渐陌生。这份移民者的母语焦虑是Lico目前正在着手的新项目主题,在她看来,全球交流和协作已势不可挡, AI技术正在人类生活场景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少翻译平台已经开始调用AI技术辅助语言翻译。但是技术介入转译过程将会造成信息损耗,另一方面,技术不加节制地运用,也会让沟通双方处于被动,难以去把控翻译的质量……诸如此类的问题,构成了新时代跨语种沟通的困境。
Lico坦然接受了移民身份赋予自己的挑战,“当记者的这段生涯磨练了我,让我可以去开拓另外的领域,去思考、表达更多的东西”,为了培养中文语感,她仍然使用中文阅读和写作,定期收听中文播客。曾经中文记者这份职业和移民都不是终点,而是抵达生活的路径。在开辟新生活的同时也对抗遗忘,或许是伴随移民一生的课业。
(文/图 陈虹静雯,上海近代史爱好者、上海大学文学硕士。回顾部分图片由受访者Lico Fang汇总提供)
本周主题推荐
书|《上海的外国人:1842—1949》
本书由国内上海史研究的专家精选海外学者研究开埠后百年间来沪外侨的最高水平的论文计15篇,内容英、美、法、日、葡、德、俄、印等各国侨民,关乎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涵盖了该研究领域的各重要方面,资料翔实,观点新颖,且不乏文学性较强的篇章。
书|《遭遇他者:跨文化的困境与希望》
在书中我们将遭遇鲁迅、泰戈尔、竹内好、丸山真男等一批思想家,通过他们的挣扎与困境,揭示近代东方在寻找自我过程中的复杂状态。
播客|历史学人(Vo1.48 许知远x内山深对谈:艰难时世 我们也可以读到彼此)
1917年,内山完造夫妇在上海开设了内山书店,后来这里成了鲁迅等中国知识分子的活动场所,即便在最艰难的年代,仍然为文化和善意,保留了一线空间。2023年,单向街书店落户东京银座,2024年8月24日,书店开业一周年之际,创始人许知远对话内山完造的后人、内山书店社长内山深,共同追忆一百多年间的中日文化交流。中国与日本、与世界,都需要重新认识彼此,单向街书店也期待能与内山书店一样,成为中外文化的一条纽带。
活动推荐
上海·讲座|东京,纽约,杜塞尔多夫:漂流在外的上海摄影
详情请关注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上海·分享会|建筑师:侬还想哪能——世纪乌托邦的迷思
详情请关注 百新书局微信公众号
上海·展览|双面 —— 张乐陆、赵铭摄影双人展
详情请关注 OfotoAnart微信公众号
上海·展览|重光:摄影的书写
详情请关注 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微信公众号
北京·展览|《吸猫指南》——与喵生活的日常
详情请关注 SKPRendezvous微信公众号
广州·讲座|想象岛屿的其他方法:以海南岛为例
详情请关注 广东时代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深圳·展览|悠悠我心——何香凝美术馆藏20世纪亚洲女性艺术展
详情请关注 何香凝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杭州·讲座|汉声×杭州“大过新年”讲座预告
详情请关注 汉声文化讲义微信公众号
杭州·展览|“东方斐帝亚”:刘既漂设计艺术展
详情请关注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CDM微信公众号
嘉兴·展览|万物竞长:浙江省“乡村·乡建”主题摄影联展
详情请关注 嘉兴市摄影家协会微信公众号
潍坊·展览|潍县的城——潍县旧城影像特辑
详情请关注 见山经济微信公众号
(如果您想联系我们,请发邮件至dongyl@thepaper.cn)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