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9日,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档案馆指导,广州市荔湾区委宣传部、荔湾区国家档案馆、荔湾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办,广东财经大学大湾区双循环发展研究院、广东财经大学华南商业史研究中心承办、荔湾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荔湾区多宝街道办事处、荔湾区金花街道办事处协办的2024年度荔湾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粤剧艺术博物馆隆重举行。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作为‘城市经验’的广州史研究”,入选本次研讨会的论文有24篇,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广东财经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广州博物馆、广州农讲所纪念馆等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广州荔湾史研究领域的新生力量和知名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何以城市”“何以广州”。
与会者合影
上午,与会专家学者们在两个分会场进行研讨,在总共四场的讨论中,青年学者围绕论文互相辩难,同时也相互了解与融合,加之特邀专家的犀利点评,使得会场气氛热烈,学者兴致高昂。
第一场讨论的主题为“城市景观与城市建设”,由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黄海妍馆长和广东财经大学徐靖捷副教授担任主持和评议人。暨南大学古籍所麦思杰教授、暨南大学古籍所硕士研究生胡韫韬同学讨论了明代两广总督作为治理者是如何极大地主导了粤秀山景观的构建,其所修建筑在经年累月中成为广东人观念里极为重要的文化符号,最终成就了攸关两广风水地粤秀名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李睿博士探讨了清代石濂大汕禅师以人生经验打造长寿寺花园,其中独特的“潮汐”空间深刻凸显了曹洞宗“以易释禅”的佛教理念,两者相辅相成,造就园林新景观。广东财经大学华南商业史研究中心黄素娟博士带来了经营建筑业务的香港林护家族的研究,凭借与广州相隔不远的优越地理位置、两地相同的政治目标以及相似的文化景观,经营社会网络和政治关系,融汇中西优势,大力承接广州各类高难度建筑工程,使得广州逐步实现现代化转型。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陈贵明博士讨论了民国时期芳村警察局的逐步设置,芳村一带匪势狓猖,驻军难治,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警力,而后随着1928年分驻所升格、增员警察百名、拓展实际治安管理空间,以戢匪氛,才彻底解决匪患,维持了社会稳定。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杨凡舒博士分析了命名为“广州先烈路”的背后是广东省东北郊坟地变迁所勾连的有关死亡乃至暴力的历史经验及记忆,纪念对象、纪念空间、殓葬仪式无一不变,它们切实地改变了城市空间的面貌,可以说纪念地的故事反映了广州本地社会所生长的死亡观念史,也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了中国现代社会的死亡文化。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杨永炎博士介绍了广州沙面建筑群的标志牌存在展示问题,亟需重制重立,他指出,解决问题才能更有效地传播文物建筑所承载的历史文化,让广州沙面建筑群成为一张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
第二场讨论的主题为“商业贸易与政商关系”,由暨南大学古籍所麦思杰教授和广州博物馆朱晓秋副馆长担任主持和评议人。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黎楚钰同学就明末广东官员与商舶贸易崇祯的十年虎门事件,讨论分析广东总兵陈谦在事件中的角色,进一步揭示了地方官场与对外贸易网络之间的微妙关系,也反映了明末广东商舶贸易的复杂面貌。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黄海妍研究员明确指出18-19世纪中前期的广州手工艺发展是东西方文化交汇下的黄金年代,广州受益于通商口岸的便利性,一方面使得传统的工艺美术品得“洋气”(西洋文明)之先,另一方面通过出口外销,驱动我国产品远销海外,总的来说,广州的工艺生产对清代工艺美术和宫廷工艺美术都作出了积极贡献。广州大学历史学系夏巨富博士介绍了清末广州商务总会筹建过程的一波三折,窥见商人背后观念的递嬗,认识到组织的运行虽与地方活动密切相连,但仍存在商务总会作为新式商人势力不及七十二行传统势力的“新旧并存”的现象,值得日后深思与研究。南越王博物院李颖明副研究馆员讨论了清末民初广州城外珠江水域与城市现代化的关系,以流经广州的珠江水域治安管理机构的设立和职能演变为线索进行历史资料的梳理,新旧政权更迭、近代城市转型。她提出,水域变迁为研究近代广州提供了另一种视角。暨南大学历史系2021级本科生李曦阳同学明确指出了粤海关监管与书吏间的权责混乱,书吏权势过大,致使以“账外有账”为特点的库款侵蚀案接连爆发的现象,终清一代,实质上是制度体制和征税程序上存在着极大的困境,舞弊的基层土壤难清。澳门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梁君瑜同学讨论了战后省港澳间的非正式贸易者是如何利用三地间规则的差异游走在管治的灰色空间,这不仅成为地方政府重整秩序时面临的问题,其流动的经历和跨界的观念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地方社会的秩序变动。
第三场讨论的主题为“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由番禺区文化馆朱光文副馆长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王一娜副研究员担任主持人和评议人。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段雪玉副教授介绍了康熙十八年东莞尹源进撰“恭祝大柱国即天卿木翁李老公祖老先生老年台罃死序”款彩漆屏风冥寿祝文及款彩屏风制作工艺。她指出,屏风制作于“三藩之乱”后期,冥寿祝文内容罕见,文字错误多处,制作仓促,侧面反映尚之信继任平南王之后复杂的地方军政关系。暨南大学历史学系黄忠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李冰滢同学带来了“渡饷”与明清广东地方经费结构演变的研究,“渡饷”是明代用于地方军务经费的一种税收名目,但在明清鼎革之际,渡饷在广东地区被地方官府所把持,胡乱报数蒙混过关,意图归于地方官民所用,可见清政府对于地方财政收支管控的松懈,窥见遗留问题的后患无穷。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博士研究生彭俊瑜同学指出清代广州府沙田制度的实际落实与王朝国家的制度存在差异,制度间存在牵扯关系,呈现出沙田制度变化时各类人群在地权结构中多线程地交织在一起的现象,共同构成了对清代中前期珠江三角洲沙田制度和地权的解释。中山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研究生王天卫同学讨论了英法联军占据广州期间的统治秩序,联军倾向于借助广东官府的人力物力来维持对广州的控制,其最终目的是谋取清政府的让步,确保清政府落实条约。英法采取武力威慑手段,就广州还城问题展开博弈,使得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全局的复杂性和可变性。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研究生冯浩然同学强调了政治俱乐部与广州国民革命的政治生态息息相关,俱乐部兼具派系性和公共性,反映着广州政治生态因多种政治力量共存而形成的复调性。但在孙中山逝世后,广州政治生态走向左右对立的单调化与极化状态,其中廖仲恺案和弹劾共产党案为典型。广州农讲所纪念馆杨海源介绍了广州农讲所易址的空间变化受到了当时社会文化经济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多方个人与团体力量的共同博弈,农讲所是革命人士对农民认识深化的体现,更是影响广州城内政治博弈的重要筹码。
会议现场
第四场讨论的主题为“人口流动与社会结构”,由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段雪玉副教授和暨南大学历史学系黄忠鑫副教授担任主持人和评议人。番禺区文化馆朱光文副研究馆员讨论了市桥是如何借助各种历史契机,在区域变迁中演变中实现了从“古海湾”到“海防要地”“水乡市镇”,再到“番禺县城”的跨越式发展,并且逐步形塑了“凤城”的形象的过程。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系王家耀博士介绍了在清初迁海与复界、19世纪末香港新界勘定、20世纪80年代经济发展等重大历史背景下,深圳南部村落群中的人群关系网络和生计模式发生的种种变化,以及村落逐步发展出极具特色的城市化路径,为探讨近代以来中国城市史研究提供了参照案例。广州炎黄文化研究会会员吕子远博士指出清代西关的人口结构在三百年间至少出现了三次重大变化,这离不开海外贸易、政策政局、地方市场等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共同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西关地区的社会结构,也深深影响着广州城市发展的进程。暨南大学历史学系梁敏玲副教授讨论了清代广州城西关厢的扩张伴随着与乡村地区性相似的庙宇建立、重修、扩建等过程,其具有工商业化和高流动性,涉及“城乡合治”“城乡分治”“城乡连续一体”等议题,需要用整体的角度,放在地域社会中去考量。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王一娜副研究员以香山为例,讨论清至民国时期广府沿海的治理情况,以及官、绅、民、匪四者关系,以求进一步加深对广州府沿海管治的史实了解。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廖志伟博士以广雅中学为切入点,见青年学生之力,介绍了在抗日救亡的时代背景下,中共组织广州学生运动,在思想上引领青年、培养青年,建立学生抗日统一战线,强化组织内部建设,这一系列科学举措呈现出组织策略的灵活性、高效性以及长期性的特征,并根据战局进行实时调整,奋勇向前。
在圆桌讨论环节,学者表示本次研讨会许多文章研讨视角新颖,带来了广州史研究的新面向,而且吸纳了许多研究生甚至本科生的研究,展现了广州史研究的未来方向。同时,参会学者的交流也为加强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启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