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出难忘的乡音戏。即便不会唱两句,当咿咿呀呀,锣鼓咚锵,熟悉的腔调响起,总能把人拉回儿时的记忆。
在诸多文学作品里,不管是世族贵胄,还是普通老百姓,几乎都难以抵挡戏曲的魅力,这份喜爱能穿透千年时光。地方戏曲承载着文化记忆,在漫长的岁月里凝结了当地老百姓的智慧与情感,保有鲜活独特的风土人情、方言声腔,生动展现了民间艺术审美与创造力。
1月16日,安徽马鞍山市含山县举办“含弓戏”传承发展交流会,邀请戏剧界数位专家学者来到现场,探讨如何更有效地保护与传承含弓戏。
含弓戏是安徽省地方戏之一,因起源于含山县、以弓弦(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是中国地方传统戏曲文化的组成部分。
含弓戏板式丰富、主腔突出、表演细腻、凝聚乡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先后被国家文化部门编入《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是全国348个剧种之一,2006年被列入安徽省级非遗。
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含弓戏因多种原因一度濒临失传。近年来,含山县对含弓戏积极实施“抢救”,致力于让其走出“深闺”,登上更广阔的舞台,讲好含山故事。
不仅是对当地文化的传承,更是一场文化寻根式的表达。
一曲“含弓”走天下
含弓戏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曾流行于长江以北一带的含山、和县、巢县(现巢湖)、无为,以及江南的当涂、芜湖、南陵、繁昌、宣城等地。
含山县含弓戏研究室主任靳晓苏介绍称,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含山一带有些演唱曲艺滩簧的盲艺人,三五人一队,卖唱于街头巷尾、茶坊酒肆,曲目有《李玉莲卖大布》《孟姜妇女送寒衣》《王祥卧冰》等。
他们编演了《安安送米》《王智贞描容》,以及《白蛇传》中的《游湖》《赏午》《水漫》等小戏和折子戏,称为“含弓戏”,唱腔音乐上则更多地吸收各种民歌小调于滩簧之中。 听者感到新颖别致,影响逐步扩大,学艺者渐众。
几百年来,一代代含弓盲艺人(旧称瞽目艺人)游走于街头巷尾,推动了含弓戏由民间俗曲到含弓调的形成,由台下“含弓调”到台上“含弓戏”的质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含山组建了含弓戏剧团,文化部门组织专业人员深入集镇乡村搜集整理了70多种含弓戏调式,记录小戏、折子戏40多出,还改编创作了几十个剧目。
1963年10月18日,含弓戏代表经典剧目《刘二姑吵嫁》在合肥江淮大戏院连演8天,场场爆满,当时轰动了江淮地区。
从表现形式上来看,含弓戏使用了大量含山方言、土语。捻起手指,“00后”含弓戏传承人丰甜现场给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表演了一段:“你呲呲(看看)他,两个鸡蛋剁(蒸)一碗,板板的,尚好的(挺好的)着(好了、行),你可干(愿不愿意)?”富含本土特色的唱词,方便了含山人宣泄情感、表达爱意的需要。
含弓戏提倡新风、新俗,鞭策旧风、旧俗。比如经典剧目《刘二姑吵嫁》,反映的就是古代待嫁女青年勇敢争取婚姻大事的故事,冲破封建婚姻。
含弓戏发源地含山县地处皖中东部、巢湖之滨,是春秋吴楚故地。这里有被誉为中华远古文明的曙光、距今5800年~5300年的凌家滩遗址;这里还诞生了望梅止渴、草船借箭等成语典故;北宋名相王安石游览华阳洞,更是在含山写下流传千古的《游褒禅山记》。
记忆深处的“乡音戏”
鲁迅先生在作品里曾多次描述过在鲁镇看戏的热闹。比如在《社戏》中他写道,“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
看戏是不少人心中难忘的记忆。活动现场,安徽省音乐家协会原专职副主席、国家一级作曲谢林义,讲述了五十年前第一次和家人看含山戏的场景,“我从那时开始爱上了戏曲,爱上了音乐。”
谢林义小时候住在含山东关水泥厂。有一年春节期间,县含弓戏剧团知名演员许萍、马正德到东关镇山郭大队演戏。看戏的地方距离他家十几里,那时没公路、也不通客车,徒步需近两个小时。“家人怕我走不动,不让我去,但是我还是闹着坚持要去。”谢林义说。
走小路,跨田埂,过小河,看戏的人从四面八方汇集,向着同一个方向走去——山郭大队戏台现场。谢林义记得,土戏台子就搭在村口空地上,早早候场的观众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稍晚过来的就只能站在凳子上、桌子上,再晚一点来的就只能在外围远远看热闹了。“我那时还小,挤不进去,只能远远看热闹。”当锣鼓奏起,“咿咿呀呀”的戏腔随笛子、二胡伴奏声响起,整个村子都热闹起来了……“五十多年过去了,我还记得那场戏。”谢林义说。
含山戏不仅是个人心底的美好记忆,更是中华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带给无数含山人美好的含弓戏能走向更远的舞台,讲述含山故事。”谢林义说。
在研讨会现场,不少学者嘉宾都表示,保护传承含山戏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是一种文化记忆的传承。
靳晓苏认为,从历史价值来看,含弓戏由“调”变成“戏”,传延至今演绎着吴楚大地的沧桑巨变,是吴楚文化的瑰宝,保护含弓戏乃至恢复含弓戏剧团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从学术价值来看,含弓戏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浓郁的地方艺术特征;从实用价值角度,含弓戏是含山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形式,是含山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代表性品牌,搜集、抢救和保护含弓戏,并加以继承、创新,为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对构建“和谐含山”有积极影响。
含山县近年来颇为重视“含弓戏”的传承与发展,已出台专项文件支持“含弓戏”申报国家级非遗,全面升级改造含山剧院,成立含弓戏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复排《刘二姑吵嫁》《白楼恨》等传统剧目10部,创作《信仰的力量》《家有龙宝》等现代小戏37部,累计收录曲谱72首、剧本25部。
含弓戏还走进了校园。含山县含弓戏研究室和县含弓戏学会于2015年开始在环峰小学、巢湖开发区宝文学校等开办了兴趣班。2017年,含山县戏曲进校园“含弓戏专场”走进了全县39所中小学。
为了让含弓戏登上更多舞台,该县文化部门组织多部含弓戏小戏参加了长三角地区及省、市调演,获多项奖项。比如在2020年10月底,含弓戏《刘二姑吵嫁》参加了文化和旅游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0戏曲百戏(昆山)盛典。
地方戏如何“走出深闺”
我国戏曲剧种繁多,现有348个剧种。既有京剧、豫剧等流布区域广泛、演出院团丰富的剧种,也有流行于较小区域或处于“有剧无团”局面的稀有剧种。脱离地域连接,不少稀有剧种都有“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的困境。
含弓戏流行区域并不大,发展面临传承基础薄弱、人才资源匮乏、市场需求萎缩等方面的问题。在成为省级非遗后,怎么让含弓戏“走出深闺”,再向前走一步?活动现场,各位戏曲专家、学者纷纷建言献策,他们都提到“戏要跟着时代走。”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表示,含弓戏风格独特,在滩簧里面独树一帜,人们常说一个经典剧目能留住一个戏,含弓戏《刘二姑吵嫁》做到了。希望含山县今后在剧目、音乐、表演上挖掘,注重人才的培养,继续做好规划设计。
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研究员朱飞跃认为,含弓戏发展脉络清楚,其演变过程反映出戏曲演变规律,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接下来要挖掘坐唱表演特点,尝试套曲,丰富音乐元素。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刘明厚介绍,对含弓戏的传承不仅是防止含弓戏音乐、唱腔、乐器演奏等技能的失传,从另一层意义上来看,也是防止文化的同质化和单一性,增强安徽人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为当代的演出市场和文化艺术发展注入活力。
安徽省艺术研究院原院长,一级编剧李春荣认为,含山县历史文化悠久,含弓戏的创作空间是很宽大的。从内容创作上来看,含弓戏可以融合更多当地的历史文化元素,比如从凌家滩文化、伍子胥过昭关等故事寻找灵感,创作出更多的《刘二姑吵嫁》这样优秀、传唱度广的新剧目。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部主任,研究馆员胡迟认为,首先要做好含弓戏的剧目整理工作,邀请专家来挑选一些特色的本子来复排;加强名角研究工作,提炼总结他们的表演特色,比如马正德、许萍等名角色的表演特点,做好传帮带工作,培养新一辈的传承人。
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谢林义则提出,含弓戏可以在声腔艺术发展上兼收并蓄,广泛汲取多种艺术营养,比如将马鞍山、巢湖当地的民歌、曲艺等吸纳其中。在板腔体的发展上,含弓戏也可借鉴兄弟剧种的好做法,拓宽板腔结构,丰富含弓戏音乐的表现力。在与现代生活、当代审美的连接中赢得新观众,实现多元传播,让戏曲走得更远。
戏曲创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对稀有剧种的传承保护,离不开经费的保障。含山县在推动含弓戏传承方面,也做出了许多努力。比如,县财政保障实施含山大剧院建设资金;同时设立传承发展专项资金100万元,每年列入县本级财政预算。在人才培养上,含山县文旅体局赴安庆师范大学开展含弓戏专业人才引进工作。
从2014年开始,含山县将送含弓戏下乡活动纳入全省“送戏进万村”项目之中。全县十三个民间戏剧表演团体,每年采取招标、竞标的方式,确定2~3个演出团体,创作排练弘扬正能量的含弓小戏、折子戏,利用农闲时期,在全县95个村进行巡回演出,保证每位农民一年至少看到一场戏剧演出。
含弓戏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省级非遗传承人肖美义从小就痴迷含弓戏,曾跟着名角马正德、许萍等老师学习。如今,肖美义又带着新一辈的年轻人学习含弓戏,一招一式、一腔一调,手把手教学。
好戏连台,灯光亮起。“00后”丰甜已经出演了多个经典的含弓戏剧目,她也越来越享受含弓戏的唱腔,“我想尽全力演好每一场戏,让更多人看到、了解、爱上含弓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